- 区县分析
作为影视产业的先行者,象山县依托独特的山海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吸引了大量剧组和人才涌入,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影视文化产业已成为象山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但近年全国影视行业兴起,各地新建众多影视基地,凭借地理风貌、设施配套和政策扶持争夺市场资源。与此同时,市场需求收缩,观众审美提升、娱乐方式多元使影视市场竞争激烈。在竞争和需求收缩的共同作用下,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受到一定冲击,拍摄场景减少,部分影视项目转投其他基地。
一、象山影视产业发展历程
象山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县域文化产业“无中生有”的典范。自2005年影视城开城营业,到2025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设立“中国(象山)视听产业园”,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实现了从单一影视拍摄基地到综合性产业集聚区的跨越发展,对浙江省加快推进大视听产业发展,完善“一廊三极多点”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象山影视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象山影视文化产业以市场化、产业化、数字化为导向,着力构建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条,一方面,聚焦影视创作、拍摄、制作等环节,吸引上千名知名影视企业和明星工作室落实,另一方面,全链条优化产业配套,建成投用706影视双创中心,吸引后期制作、美术置景、制片发行等影视企业入驻,引进服化道、灯光器材、影视置景等配套企业。2024年,象山影视基地拥有入驻企业804家、个体户3205家,完成影视产业投资2.88亿元,引进剧组330个,实现影视文化产业营业收入40亿元,累计接待《琅琊榜》等2500余部影视剧拍摄,拍摄量在全国影视基地中位居第二。
三、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影视产业链趋向完善,但仍以影视拍摄为主。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已经涵盖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后期制作、美术置景、制片发行等多个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但是从行业覆盖面来看,2024年入驻的影视文化企业中,74.8%的企业为影视拍摄企业,15.9%为影视制作企业,影视创作、后期制作、美术置景、制片发行的企业比例不到10%,影视文化产业链发展不均衡较为突出,影视拍摄企业过多导致拍摄资源过度竞争,影视创作、后期制作等环节的企业数量不足限制优质影视作品的产出,影响整个影视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入驻企业数量增加,但企业规模减小。2021年-2024年,入驻象山的影视文化企业数量分别为 579 家、731 家、813 家和 803 家。2025 年一季度,入驻企业数量增加至 834 家。2021年-2024年,入驻的影视文化个体户(工作室)数量分别为 4067 家、4731 家、3398 家和 3205 家。总体而言,入驻的企业数量呈增加趋势,而个体户数量则持续减少。从规上企业来看,2021年-2024年,入驻象山的规上影视文化企业数量从 30 家增长至 61 家,实现了数量上的翻倍。然而,从企业规模角度分析,2021年30家规上企业中,资产超过 1000 万元的企业14 家,占比 46.7%;到 2024 年,61 家规上企业中资产超过 1000 万元的企业为 19 家,占比下降至 31.1%。企业平均资产也从 2021 年的 2124 万元降至 1538 万元。企业规模缩小、龙头企业数量不足可能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高端化发展。个体户数量持续减少不利于影视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多元化发展。
(三)企业营业收入规模收缩,盈利能力弱化。2021年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实现营收73亿元,2022年下降至40亿元,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33亿元,2024年回升至40亿元。从总体情况来看,象山影视文化产业的营业收入规模呈现下行趋势。从规模以上企业看,2021年-2024年,规上影视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从9.56亿元增长至12.53亿元,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从3185万元下降至2054万元,企业亏损面从40%提高至50.8%,显示出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盈利能力的弱化。
(四)影视文化产业投资项目储备不足,投资额呈现回落。2021年-2024年,象山影视文化产业投资额分别是4.19亿元、5.1亿元、5.33亿元和4.24亿元,项目数分别是57个、39个、17个和8个。2022年和2023年浙江广电影视基地三期、影视学院、星光小镇游客集散中心等大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投资额有所增长。但2024年以后,由于大项目接近竣工且项目逐年减少,尤其是2024年,项目数锐减至8个,导致投资额呈现回落趋势。投资项目储备不足,反映出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在吸引和推进大型投资项目方面面临挑战。投资不足和项目数量的减少,将可能限制象山影视文化产业的扩张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对策建议
象山影视文化产业经过二十年的积累沉淀,积攒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但面对当前市场形势,需积极探寻新发展策略和突破点应对激烈的竞争和市场需求变化。
一是完善影视产业链条。针对当前影视文化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各环节均衡发展。加大对影视创作、后期制作、美术置景、制片发行等环节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企业,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
二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特别是定向招引一些在影视文化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巨头企业。加强定向招商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和落实。依托影视产业巨头企业所拥有的雄厚资金和强大的制作实力,带动全县影视文化产业实现质的飞跃和跨越式的发展,全面提升全县影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是借力资本推动产业创新升级。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影视产业投资,打造多元化的影视产业投融资平台。通过基金体系的运作,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为象山影视产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影视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象山影视产业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影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优化人才政策、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等措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同时,加强与高校、职业学校的合作,定向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影视人才,为象山影视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是提升作品质量。在保证影视剧数量的同时,要注重提升作品质量。加强对剧本的审核和筛选,确保剧本的质量和创意性。同时,提高拍摄和制作水平,注重细节和特效的处理,打造一批具有高品质和高口碑的影视作品,提升象山影视文化产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